|
|
|
1 图书目录
前言 编制名单 编制说明
1 基于工业化建造的住宅方案设计 1.1 住宅改造△1.1.1 内装工业化/1.1.2 整体工业化 1.2 住宅居住模块设计△1.2.1 模块化组合的农房设计/1.2.2 半工业化农村住宅设计/1.2.3 工业化可变式住宅设计
2 基于工业化建造的多功能活动房方案设计 2.1 社区中心方案设计 2.2 应急救灾建筑方案设计 2.3 公共浴室方案设计
2 相关文摘
前言
我国乡村大量农宅或配套设施多为农民自发营建,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其存在不少问题,亟须科学的设计理论指导和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支撑。首先,既有农宅用材虽多能因地制宜、因陋就简,但建筑平面布局大多不尽合理,热工性能差,空间品质不佳;结构形式多为简易的夯土、土木、砖石或砖木等,无论是材料性能还是构造层面都基本没有考虑抗震安全需求。其次,建筑风貌考虑较少,乡村特色彰显不足。即使是那些新建农宅也常盲目照搬城市类型的住宅平面与风格,很少从农民自身的生活、生产需求和行为要求出发。最后,农民还在采用简易低效、小作坊式的建造方式,安全、舒适与效率无从谈起。随着乡村的日益衰退和有经验工匠的逐渐流失,有必要对乡村农宅展开专项调查、设计与研发,寻找一条适应乡村工业化建造的“适宜技术与途径”。为此,乡村农宅设计需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优化与提升:①农民习惯性配有大量的农具和农产品,在户型设计时应结合他们特有的生活方式,预留充裕的贮藏空间。②农民有着充裕的闲暇时间和稳定的邻里关系,在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相应的交往空间布局以方便村民之间的串门与交流,组织丰富的院落空间体系,营造更多的邻里交往空间。③乡村劳动力不断流失并日益匮乏,小作坊式的建造模式依然大量存在但熟练工人已捉襟见肘。而工厂预制可以大大提高建筑构件的生产效率,节约劳动力成本,因此需要未雨绸缪,积极采用新型建造方式,循序渐进地推广手工化—半手工化—半工业化—工业化的农宅建造模式与流程。针对我国乡村农宅建设中所出现的诸多问题,我们在农宅的建造模式和结构形式选取上,没有故弄玄虚的高技术表演,也没有刻意进行乡土情怀的抒发,而是通过适宜技术的选择用朴素的语言来维系农宅的简洁、大方、得体。在“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水网密集地区村镇宜居社区与工业化小康住宅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编号:2013BAJ10B13)的资助下我们将近几年的教学、科研成果汇编成册,其中农宅建筑方案大致可归纳为轻钢结构、轻钢木结构和轻型大板结构等房屋体系,我们力求将节约土地和创造适用的生产与生活空间、节能舒适的室内外环境结合起来,打造具有地方特色、能够凝聚“乡愁”、体现先进建造工艺的农宅模式,实现健康、和谐、节地、节能和可持续的人居环境目标。总体而言,本书内容翔实、图文清晰,可对广大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起到深入浅出的实践指导作用,也可为规划建设管理者、对建筑工业化感兴趣的专业设计人员和学生提供一套新颖实用的参考资料。但限于编者水平和时间所限,疏忽之处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在本书的编制出版过程中,倾注了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和东南大学出版社等单位诸多同志的辛劳和汗水,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徐小东 2016 年 9 月 20 日 |